【飲食新知】聰明吃火鍋!健康不怕胖(上篇)
「學長,好想吃火鍋喔!」寒流來襲,腦中就冒出這句廣告台詞。 火鍋文化一直都是台灣人的幸福,小小的台灣匯集了各種風味的火鍋:涮涮鍋、番茄鍋、蒙古鍋、牛奶鍋、臭臭鍋、麻辣鍋,還有薑母鴨、羊肉爐… 台灣充斥各式各樣的火鍋,冬天吃火鍋是大家的最愛;但是,如何聰明吃火鍋才能健康不怕胖呢?
首先我們要來解析火鍋的組成:湯底、食材、醬料
█湯底-同樣是涮一下起來,湯底不同,吸附的熱量就完全不同囉。 簡單來說,愈清澈的湯頭,通常熱量也愈低,像是日式涮涮鍋、昆布鍋、蒙古鍋等,其次是海鮮鍋、泡菜鍋。 但這其中也有例外喔,就是酸菜白肉鍋。看似清淡的酸菜的白肉鍋,放了肥肉去煮之後,光是一人份就高達1600大卡! 標榜「食補」的薑母鴨、羊肉爐的熱量也不低,補不到身子先補了體重,也不適合常常補。 再來就是號稱「火鍋熱量王」麻辣鍋了,加了辣油和豆瓣醬的麻辣鍋,容易把辣油熱量吸附在食材上,高鹽也容易造成水腫和腎臟負擔,偶而吃吃,一個冬季一兩次就好。
█食材-我們先將食材簡單區分為「天然食材」和「加工食品」。天然食材就是指看得到食物原形的食材,例如蔬菜或肉片等等… 以肉片來說,同樣是天然食材,海鮮、魚肉或雞肉的脂肪含量就比牛肉、豬肉等紅肉少,相對也比較健康,也是增添補足感的好選擇! 加工食材,顧名思義就是破壞了食物原形,做成別的模樣的食物,像是丸子、火鍋餃、王子麵等等。 大多數的加工食品都會用到澱粉或你絕對不認識的化學成分去加工,是很不健康的。同等份量的加工食品,熱量上和身體負擔上會比天然食材要高得多。 但也有好的加工食品,像是豆腐或是蒟蒻冬粉,就是富有飽足感又低熱量的食材。 現在大家知道怎麼選擇了食材了嗎?
█醬料-影響火鍋風味最後一個關鍵就是醬料了! 和湯底是差不多的判斷標準,愈是液狀,熱量愈低;若是稠狀或是帶油的,熱量都不得小覷喔。 以最常見的沙茶醬舉例,一碗2大匙沙茶醬,再打顆蛋黃,這樣熱量就近乎260卡了,無形的熱量是不是很可怕呢。 健康的沾醬就是盡量選用低熱量的薄鹽醬油或是柚醋醬,或是簡單的鹽來提味,加點蒜末或蔥花也是健康又暖身的選擇喔。
來源:京都堂編輯小組